【名家專欄】專業諮詢在促進整體健康扮演重要角色

日期2024/10/28
點閱數180

作者:FarHugs 諮商心理師 黃珮瑜 

核稿: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編輯群


台灣人在面對壓力時,習慣把問題壓在心裡,而非尋求協助。根據南山人壽生活習慣調查報告發現,僅有不到1%的人在面對心理壓力時會尋求專業幫助。


情緒失控、易怒,原來都是壓力超載的反應

台灣的社會氛圍普遍強調「不要造成他人麻煩」,並要求總是表現出「好」的那一面,導致在出現壓力問題時,第一時間總是嘗試自己解決,並隱藏起自己真正的需求,擔心袒露脆弱面會帶來他人的負面評價。

然而長期壓抑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當累積超過負荷極限時,就可能引發各式身心症狀。常見的生理反應包括腸胃不適、頭痛和失眠;而情緒方面則可能呈現為焦慮、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此外,也可能會出現社交功能問題,例如易怒、情緒失控、易與人衝突、退縮等問題。


壓力不再悶在心裡,心理諮商找到改變的力量

心理諮商是專業且有效疏解壓力的方式,透過諮商師的協助可以:

(一)問題評估:諮商師會與案主一同合作,評估困擾的發展歷史,並且對於案主遭遇的困境提供架構性的理解,並針對案主的狀況,與案主一同討論,制定進程與策略。

(二)情緒支持與調節:諮商師會提供專業性質的情緒同理與支持,調節案主身陷困擾時的無力感,通常大多數的案主在安全地宣洩情緒後,將增加情緒穩定程度,情緒穩定之後,理性也更能夠正常運作。

(三)行動的轉化:諮商師會與案主討論「改變」的可能性,當案主有意願承擔起改變的責任時,諮商師會與案主一同合作,制定行動方案,協助案主慢慢改變舊有的行為模式,而是讓新的行動帶來案主更期待看見的結果。

南山人壽生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有43%的年輕世代曾表示主要的壓力來源來自人際關係,且在壓力大時,年輕人更容易出現暴飲暴食、脾氣暴躁等行為。

針對這項統計結果,黃珮瑜心理師分析這並不代表年輕世代的壓力和情緒比起其他年齡層更不穩定,而是隨著社會文化風氣的轉變,現代人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態度更為開放,自我覺察能力較高,不僅更願意坦承自己的情緒狀態,對於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意願也更高。

黃珮瑜心理師分享到,心理諮商能協助疏通情緒,讓情緒能夠流動,並且帶來進一步的認知鬆動,慢慢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拓展彈性也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心理空間。


壓力與心血管疾病互相影響,千萬別輕忽

壓力的影響不僅在心理層面,還會對心血管造成威脅。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研究,憂鬱症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1.8倍;一個月中有13天處於心理狀況不佳的人,相較於整個月都沒有心理狀況不佳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出1.5倍。

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並增加心臟負荷。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憂鬱症會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血管疾病也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兩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

長期累積壓力會使身體長期處於警戒的狀態,影響情緒調節及壓力適應,對身心健康皆有害,慢性壓力可能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亦可能削弱免疫功能。

壓力在現代社會無法避免,建議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適時的紓壓方法,可以有效調節壓力,並減少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無論壓力來源是工作、人際關係,還是其他生活挑戰,專業的協助能讓人找到對壓力的健康應對方式,為自己創造更大的空間。


※本文章著作權為南山人壽所有,非經南山人壽同意不得任意使用或轉載。

為您推薦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相關服務

尋保障
相關保險商品推薦
問客服
洽詢電話客服中心 0800-02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