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乃菁診所院長、高雄長庚醫院兼診醫師 陳乃菁 醫師
核稿:南山人壽健康守護圈編輯群
牙口不好、聽力變差、講話變慢,晚上總是睡不好,這些生活中的小變化,很有可能是大腦健康亮起了黃燈。老年醫學專家醫師陳乃菁解析「失智症五大危險因子」,帶你認識這些時常被忽略的身體訊號,及早預防避免失智風險的增加。
林伯伯退休後,多了細微的變化:走路慢吞吞、晚上常醒來、有時會抱怨耳鳴,吃飯時吞嚥也不順,有時講話還會停頓,好像想不起來要說什麼。林伯伯自己都開玩笑說:「老了就是這樣。」
直到有天他外出回來,站在家門口徘徊許久才按下門鈴,全家人才真正意識到,該要帶他去醫院檢查了。
失智症的變化不會突然發生,而是長時間累積所留下的痕跡。從睡不好、牙齒不好、聽力退化,到講話變慢,每一步都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的提醒訊號。
「失智症五大危險因子」 說明我們忽略身體的需要
失智症五大危險因子:低膽固醇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聽力損失、重度牙周病或缺牙、語速減緩。陳醫師表示,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進一步觀察:
其中低膽固醇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聽力損失、重度牙周病或缺牙,這四項大多來自生活習慣長期失衡的結果。平時飲食不均衡、長期處在壓力或是噪音之下、缺乏運動、或未定期健康檢查,這些「沒照顧好」的地方,都會一點一滴增加未來失智風險。
語速變慢則不同,它更接近失智症的初期。當講話節奏開始遲緩、用字遣詞變得困難,代表腦部處理訊息的能力可能已經下降。建議一旦觀察到有此現象,更應及早檢查。
大腦也需要原料 別讓過低的膽固醇成為缺口
膽固醇是構成神經細胞的重要原料。一般人普遍知道膽固醇過高會對血管造成損害,卻鮮少留意到,過低的膽固醇,也可能造成大腦因缺少必要的原料而出問題。
在門診中常見的,是因過度服藥或過度飲食限制而造成「不健康的低膽固醇」,可能影響大腦無法修補受損的神經細胞,進一步造成功能退化。
睡眠呼吸中止症 讓大腦無法好好修復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會讓人在睡眠中反覆出現憋氣與呼吸暫停,導致腦部反覆缺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難以進入深層睡眠。這種狀態下,大腦無法完成清除廢物與修復神經的功能,也會影響日間的精神與認知表現。
OSA容易讓人陷入睡不好、白天精神差、情緒低落的惡性循環,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失智風險。
雖然正壓呼吸器能暫時改善缺氧,但根本的改善仍需從體重控制、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與良好生活作息去進行,才能讓大腦真正休息。
聽力退化 讓大腦接收的刺激變少
聽力退化,代表與世界互動的窗口正在縮小。失去聲音刺激、減少語言交流,會讓大腦中處理語音與記憶的區域逐漸萎縮。
聽力損失會讓人變得不愛互動、不想說話,久而久之,大腦的運作也會下降,若有耳鳴或聽力困擾,又長期未妥善處理,也會影響睡眠與情緒。建議及早就醫,配戴助聽器或聲音放大器,才能維持大腦與外界的連結。
牙齦慢性發炎、牙齒咬不動,也會影響大腦?
慢性牙周病會引發持續性的發炎,這些發炎物質可能影響大腦功能,進而增加失智風險。
陳醫師提醒:「能夠擁有自己的牙齒,是生活品質的象徵,更是一種身體整體健康的表現。」
日本早在1989年便推動「8020活動」,提倡活到80歲還要有20顆自己的牙齒,背後強調的正是牙齒與整體健康的關聯。
語速變慢、行動放緩,是最接近失智症的警訊
當講話變得不再順暢、詞不達意、常常卡住找不到詞,這些改變很常被歸因於「老了」。但語速變慢,可能是失智初期的警訊之一。
「語言表達的速度,不會單獨變慢」,人的語速、行動速度與大腦反應速度,其實是同步的。當講話變慢、思考變慢、連走路也顯得遲緩,往往代表大腦整體運作已經開始放慢。
這種狀況,不只是語言的問題,而是大腦在「盤整」時就已經力不從心。想說的話在腦中繞了一圈,最後仍然說不清楚,或說到一半忘記要表達的內容,這樣的症狀也可能出現在輕度失智或巴金森氏症早期。
「這種表現不能再只是觀察,要趕快檢查」。若發現自己或家人講話變慢、用詞混淆、動作遲緩,就應盡快就醫進行評估。
從觀察到行動,別讓小變化累積成大困難
面對這些身體變化,應主動尋求專業醫療資源的協助,千萬不能諱疾忌醫。
身體徵兆 | 建議就診科別 |
講話變慢、記憶模糊 | 神經科 |
睡眠品質差 | 神經科/精神科 |
耳鳴、聽不清楚 | 耳鼻喉科/神經科 |
牙齒發炎、缺牙 | 牙科 |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疑似症狀 | 睡眠中心/胸腔/耳鼻喉科 |
同時建議每個人都應落實「三動兩高」:頭腦要動、身體要動、社交要動;高學習、高抗氧化飲食。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就有助於增加健康資本、預防失智。
把自己照顧好 就是最好的保障
「真正的自我照顧,不只是吃得開心或定期出國,而是連牙齒、耳朵、語速、情緒與睡眠都顧好。」這五大危險因子反映出我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對待自己。越早察覺並付諸行動、及早規畫健康保障,越能有機會守住晚年的記憶與生活步伐。
※本文章著作權為南山人壽所有,非經南山人壽同意不得任意使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