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失常,導致血糖過高的慢性疾病。初期糖尿病的症狀較為隱匿,表徵可能僅為疲勞、尿道感染或傷口癒合緩慢等,難以察覺。隨著病情加重,則會出現“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如何有效預防及管理糖尿病,聽聽專家怎麼說。
高血壓是指血管內壓力過高,通常無明顯症狀,僅少數人會感到頭暈、肩膀緊繃、噁心或耳鳴等,且高血壓若長期未控制,容易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等併發症,因此定期量測血壓至關重要。國民健康署也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年測量一次血壓,並遵循722原則,快來跟著醫生了解高血壓的大小知識吧!
談到心血管疾病,許多人第一直覺可能是好發於男性,然而心血管疾病也是女性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之一;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疾病將會大幅提升。
糖尿病一直位列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約有11.1%,約有218萬人罹患糖尿病,比例高於日韓。糖尿病連帶的隱憂包含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
台灣人普遍喜愛甜食和手搖飲,這些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特別是手搖飲,如珍珠奶茶裡面的高糖、高熱量的特性對於體重管理和健康風險都有潛在威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統計,2019年全球約有4.63億位成人(20-79歲)罹患糖尿病,平均每11位成人中便有1位患者 。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在2045年前,成人患者數更可能攀升至7億人之譜。
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2、4、8名,分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這些都和高血壓直接相關。而血壓若是能獲得良好的控制,除了有助於預防併發症發生,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饕客們期待的秋天即將到來,每年九月開始至十二月是螃蟹盛產的季節,蟹肉鮮美、蟹膏濃郁,中秋佳節正適合大快朵頤。 你知道蟹腳肉其實是優質蛋白嗎?有哪些部位要少吃?什麼食物不要搭配一起?跟著張家榕營養師一起了解及健康享用螃蟹。
中秋節美食排排站,這些食物的熱量與營養你都掌握了嗎?哪些食物可以放心吃、哪些食物有禁忌?跟著張家榕營養師掌握中秋飲食秘訣,享受美食熱量不爆表,身體健康少負擔!
你是否喜歡在壓力大時來一杯手搖飲?下班後習慣小酌一番、配上炸物,以忘掉一整天的疲憊?或是因為忙碌,時常久坐、忘記起身動一動?小心!這些習慣,可能都在助長脂肪肝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