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失智徵兆
鼾聲背後的警訊!小心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傷害你的大腦

睡覺時打呼聲震耳欲聾,甚至會突然停止呼吸、猛然吸氣?小心,這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它不只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悄悄影響大腦健康,提高失智風險。這些容易忽略的徵兆,你注意到了嗎?

日期2025/07/01
點閱數2248
環境友善
失智在家:打造友善居住環境,這些都要列入考慮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3744
理解相伴
「失智症」家人不能理解的事 - 如何與親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失智症會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然而,失智症也是一種很少被理解和接受的疾病,往往會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不和諧。

日期2023/09/19
點閱數2288
活力無憂
熟齡健康5大健康關鍵,遠離失智、預防臥床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性病纏身,甚至臥床不起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再只關心「活到幾歲」,而是逐漸開始重視擁有健康的老後,也就是有為了更長的「健康餘命」作出努力。

日期2023/03/08
點閱數3171
自癒力與健康

有自癒力,為什麼還會生病,還要看醫生?原因是自癒力沒有保養好。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17
迎接百歲人生,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提四大承諾

百歲人生不再是奇蹟。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國人平均餘命達80.77歲,約以每十年增加2歲的速度成長,到2025年到8月底全台百歲人瑞人數高達5,749人,再創歷史新高,以此速度推估50年後出生的新生兒,平均餘命可活到100歲,屆時百歲人瑞的人數將數以萬計。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115
不是老,是練不夠!用啞鈴養回你的好肌力!

你是否有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行動開始變得緩慢、體力下降、容易跌倒,一般來說可能覺得是因為自然老化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喔!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22
正念覺察 啟動身體自癒力

「正念」是一種時時刻刻的覺察,透過有意識地專注於當下,包括身體動作、感覺心境、念頭想法等,並以開放、好奇、接納、不批判、客觀的態度,迎接內心和腦海此時此刻的體驗及覺察。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20
活到100歲如何規劃退休?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兩心法

不讓退休金被重症與失智症侵蝕。南山人壽10月15日正式公布「2025年永續健康白皮書」,當中揭露長照支出每月約需3.3萬元,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更在發布記者會上揭露自己的退休準備心法,顯示面對長壽風險、百歲人生,他早已「有備而來」。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110
自癒力──身體裡的醫生

自癒力是人體自我療癒,自我修復的能力,它是與生俱來的,自癒力是個綿密的系統,系統裡含蘊了各種功能,像網路一樣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身體裡哪個角落或哪個部位出現內在異常或有不良外物入侵,自癒力經由系統裡的功能立刻察知,並立即下令相關系統回應、處理,盡所能維護身體的健康。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21
2041年失智症人口恐逾68萬人,留意8大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失智風險

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數的20%,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到2040年會進一步拉高到31%,屆時65歲以上人口數將有671萬人。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102
退休後的智慧生活──動腦防失智,享受生命樂趣

當你準備享受退休生活時,可能會擔心腦袋變得不靈光。現今科技資訊發展迅速,許多新事物非常有趣,但你可能會擔心自己學不來,學得很吃力。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22
1 2 3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