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腦力守護
失智症十大警訊怎麼判斷?活化腦年齡從現在開始練習

據衛生福利部調查統計,台灣目前的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隨著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認識失智症、瞭解如何預防與照護,都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 具神經內科、失智照顧、高齡醫學等專業的陳乃菁醫師,分享了如何從生活細節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失智,以及如何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活化腦年齡。

日期2023/10/05
點閱數7282
食蔬顧智
研究發現「呷菜」不只能預防糖尿病和中風,還能防失智!

你有吃青菜嗎?哪怕平常很少關注健康養生話題,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聽過多吃菜對健康有幫助,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整腸解便緩血糖以外,蔬菜富含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營養,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夥伴。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2895
照護指南
了解失智症與照護失智症患者5大要點

失智並非人類衰老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隨著我國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和照護失智者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日期2024/05/14
點閱數1283
防範未然
失智並不可怕

全世界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而台灣平均84人就有1人為失智症患者,隨著高齡人口增加,失智人口的比例就會上升,到了2031年台灣的失智總人口佔了全台灣人口比是1.61%,代表著每100位民眾就有2位是失智病患!

日期2022/06/09
點閱數2680
【名家專欄】長不高,是體質還是異常?掌握生長關鍵,幫助孩子健康轉大人!

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許鈺敏醫師從臨床經驗,整理出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重要觀察指標、以及轉大人的飲食和運動建議,幫助家長掌握時機、孩子健康成長。

日期2025/04/21
點閱數202
【名家專欄】別讓慢性病成為癌症的助攻!「這4招」換你主動出擊!

癌症常被視為突如其來的疾病,但其實它可能是身體長期變化的結果。糖尿病、高血壓、慢性發炎等慢性病,會提供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並削弱免疫系統的戰鬥力,使癌細胞更容易發展。

日期2025/04/14
點閱數1534
身體不會說謊!養成七個習慣,每天活得更健康!

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讓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每天動一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睡眠與作息,讓心情保持愉快;定期健康檢查以掌握身體狀況,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擁有更健康、活力的人生。

日期2025/03/26
點閱數1527
你的健康資本夠嗎?小心這些「壞習慣」正在偷走你的未來!

慢性病不像感冒會在短時間內就出現明顯症狀,而是許多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累積的結果。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成年人(20-64歲)約有四成以上罹患代謝症候群,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6倍。許多人在不知不覺正逐漸走向成為慢性病的高風險群。

日期2025/03/26
點閱數1397
帶狀疱疹認識與預防方法:守護健康從了解開始

帶狀疱疹是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再度活化所致,每3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可能罹患此病。帶狀疱疹不僅帶來劇烈疼痛,20%以上患者可能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對生活品質及工作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日期2025/02/25
點閱數532
甩掉冬天累贅感,春季「這樣做」,身體輕鬆又有活力!

春天氣溫回暖,新陳代謝加快,是提升體能、改善健康的最佳時機,但要如何讓健康計劃不再只是「三分鐘熱度」?關鍵在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並搭配調整飲食與作息,一起打造健康新生活!

日期2025/02/21
點閱數4266
過年都吃大餐罪惡感很重?年後減肥把握5原則!

過年大吃大喝後,很多人會出現「節後症候群」,身心難以調適,甚至感到疲憊、焦慮。想要快速調整身體狀態,飲食清淡、補充水分、蔬果和五穀雜糧不可少!此外,適當運動與改善飲食習慣也是關鍵。立即學習如何調整過年後的飲食與生活,讓身心重回最佳狀態!。

日期2025/02/18
點閱數238
降低與預防肺炎風險「吃對食物」有助提高免疫力

想要避免肺炎上身,除了盡可能避免出入人多場合、外出時做好防護工作以外,透過簡單改善運動、飲食等生活習慣來積極提高免疫力,也是對抗病毒的一大重要方法。趕緊來看看有哪些簡單的方法,幫助我們預防各種疾病!

日期2025/02/11
點閱數473
1 2 3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