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為A、B、C、D型,而一般引起季節性流行的,通常為A型及B型流感病毒。對於來勢洶洶的流感,除了依靠自身抵抗力與衛生習慣來與之抗衡外,其實有個更實在且有效的選擇,就是施打疫苗。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8歲以上的牙周病患者約佔9成以上,大多數的人沒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 「牙周病」是指牙齒與牙齦周圍出現細菌感染,進而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並導致破壞。牙周病是牙科門診常見的口腔疾病,很多人刷牙時會流血,或牙齦紅腫,時間一久,身體就會發炎而導致免疫力下降。
最近感染流感導致門/急診人數暴增,有部分流感患者,更因相關併發症而導致重症致死。看了報導之後,自己有些咳嗽症狀,便擔心是否感染了流感? 本篇將列出與流感相關的11個Q&A,協助大家能儘速認識流感。
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在台灣是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主要透過飲食或水源傳播,透過分享內容能夠讓你更多了解關於A型肝炎病毒。
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絕對是照顧場域中要特別留意的狀況,長輩往往前一秒在床上人好好的,一起身,整個人就暈倒或軟下去,造成跌倒、外傷,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暫時性缺血性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因此需要照顧者特別留意。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今天怎麼頭茫茫的」頭暈絕對是年長者最常抱怨的症狀,主因是老化造成身體維持平衡的耳朵前庭系統退化,身體本體感覺與視力退化,如果再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都會使得暈眩的症狀更易發生。 雖然年長者只會抱怨頭暈,但有可能包含一般頭暈、眩暈與暈厥這三種狀況。造成的原因不大相同,因此正確認識很重要。
血壓是人體維持血液灌流到組織的重要指標,但是到底甚麼是血壓?他的標準值到底是多少,一般常聽到的高血壓跟低血壓又是怎麼回事,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認識吧!
腦中風是因為腦內血流受阻,無法供應腦部氧氣,導致的腦功能障礙;高齡者最常發生腦中風,有家族病史的風險更大。根據美國心臟/中風協會(AHA/ASA)統計,55歲以上的中風風險,每10年以倍數增加,有家族病史者應更加小心。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與三高和生活飲食息息相關,勿輕忽!
失語症(aphasia)其實不是一種疾病,它通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所導致病人的語言功能缺損。人的大腦在回應語言的時候,語言神經傳導流程中任何一個發生問題,都會造成病人語言能力的障礙。 其中,特別注意到,就是語言的理解區域、傳遞跟溝通區域都是在左側大腦,因此當左側大腦受傷或中風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引起失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