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統計中卻發現全世界心臟病患竟減少了,而這其實並不是大家的心臟都變健康了,而是因為疫情,許多患者更不願意上醫院,自然也就不會「確診」。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管控自律神經,但自律神經一樣是透過大腦來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複雜,包括沒有辦法專心,身體出現疼痛、麻等症狀。
癌症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除了高於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化療等療程帶給癌友的痛苦,以及經濟上的重大負擔也都是重要原因,讓許多人都想盡辦法遠離癌症。
癌症隨著醫療進步,獲得治療的可能性已有顯著提高,但仍屬於會嚴重危害健康的嚴重疾病,長年占據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癌症在早期無明顯症狀,不容易提早發現,會讓存活率因而降低。
時序進入秋冬,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除了容易讓呼吸道不適,更是流感好發的季節。流感和感冒不一樣,感冒是漸進式的出現症狀,但流感發作得很快!
時序進入冬季,你是否也感受到寒意了呢?氣溫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特別是寒冷的低溫,若沒有做好保暖措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稍不注意健康就會亮紅燈!
台灣大腸直腸癌在國內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第3,發生率也高,在全世界台灣人腸癌的發生率也居首位。且台灣腸癌有年輕化趨勢,甚至有25歲年輕人被檢出大腸瘜肉,西化的飲食習慣可能是元兇之一。
提到「癌症之王」多數人都會想到胰臟癌。其實有一種可怕的肺癌「小細胞肺癌」,過去,在台灣尚未具備有效治療手段時,患者5年存活率僅僅6%,比胰臟癌9%還要低。
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的惡名,讓許多人聞之色變,無論是影視圈名人、知名政治人物還是世界著名企業家,都曾傳出因胰臟癌而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