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打呼聲震耳欲聾,甚至會突然停止呼吸、猛然吸氣?小心,這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它不只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悄悄影響大腦健康,提高失智風險。這些容易忽略的徵兆,你注意到了嗎?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性病纏身,甚至臥床不起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再只關心「活到幾歲」,而是逐漸開始重視擁有健康的老後,也就是有為了更長的「健康餘命」作出努力。
牙口不好、聽力變差、講話變慢,晚上總是睡不好,這些生活中的小變化,很有可能是大腦健康亮起了黃燈。老年醫學專家醫師陳乃菁解析「失智症五大危險因子」,帶你認識這些時常被忽略的身體訊號,及早預防避免失智風險的增加。
認知功能的障礙與日常生活功能的退化,除了可能是老化的現象外,更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一起認識這些「不明顯但受到需要重視」的變化,才有機會早一步察覺,為自己與家人做好準備。
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許鈺敏醫師從臨床經驗,整理出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重要觀察指標、以及轉大人的飲食和運動建議,幫助家長掌握時機、孩子健康成長。
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讓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每天動一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睡眠與作息,讓心情保持愉快;定期健康檢查以掌握身體狀況,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擁有更健康、活力的人生。
帶狀疱疹是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再度活化所致,每3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可能罹患此病。帶狀疱疹不僅帶來劇烈疼痛,20%以上患者可能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對生活品質及工作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春天氣溫回暖,新陳代謝加快,是提升體能、改善健康的最佳時機,但要如何讓健康計劃不再只是「三分鐘熱度」?關鍵在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並搭配調整飲食與作息,一起打造健康新生活!
過年大吃大喝後,很多人會出現「節後症候群」,身心難以調適,甚至感到疲憊、焦慮。想要快速調整身體狀態,飲食清淡、補充水分、蔬果和五穀雜糧不可少!此外,適當運動與改善飲食習慣也是關鍵。立即學習如何調整過年後的飲食與生活,讓身心重回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