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家天使編輯團隊
腦中風是因為腦內血流受阻,無法供應腦部氧氣,導致的腦功能障礙;高齡者最常發生腦中風,有家族病史的風險更大。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與三高和生活飲食息息相關,大家要一起做好慢性病和生活管理,勿輕忽小中風,盡速就醫!
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
根據美國心臟/中風協會(AHA/ASA)統計,55歲以上的中風風險,每10年以倍數增加,有家族病史者應更加小心。在台灣,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則是腦中風的高危險群。其中男性中風機率比女性高;而女性因為壽命較長,也增加了高齡中風機率,痛苦的時間也就更常。
其他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包括:
- 罹患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凝血異常、紅血球過多、心房纖維顫動。
- 不良生活習慣:肥胖、抽菸、酗酒、缺乏運動、嗜吃鹽、高膽固醇飲食等。
- 特殊藥物服用:服用口服避孕藥、安非他命、海洛因等藥物。
腦中風5大警訊症狀
- 突然頭暈、不平衡、走路困難
- 突然有半邊臉部、手部或腳無力或麻木
- 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
- 突然有不明原因的疼痛
- 突然意識混亂、言語表達困難或理解障礙
除了以上症狀,還要特別留意小中風的情形,根據統計,發生過小中風的民眾,未來發生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民眾高很多,因此不可不防!
如何預防腦中風?
一、定期做健康檢查
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以及65歲以上長者,建議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可至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科等科別掛號看診;另外也要定期做成人健檢,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和治療。
二、慢性病管理
3高患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有3高疾病的人,一定要遵守醫囑,規律檢查與用藥,定期量血壓、血糖做紀錄;另外,在缺血性中風中有12%到20%跟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有關,也要定期服用藥物來減少併發症。
- 高血壓 : 顱內出血與小動脈梗塞是國人最常見的中風,致病原因都跟高血壓密切相關。高血壓患者要積極配合醫囑,藥物控制、改善飲食習慣、運動、減肥、戒菸等,將血壓維持在正常值內。
- 糖尿病 : 高血糖是糖尿病最困擾的問題之一。若未能控制好糖尿病,容易引起腎臟、血管病變,容易使血壓上升,間接增加腦出血的機率。控制糖尿病不僅有助預防中風,也可預防許多糖尿病的後遺症。
- 高血脂 : 高膽固醇會加速動脈壁上硬塊的產生,增加中風風險。採取低脂飲食、運動是第一步,如果效果不理想,就必須要服用降血脂藥物。
- 心臟病 : 有過心肌梗塞、心衰竭、風濕性心臟病、裝有人工瓣膜及心律不整的病人,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尤其是心房顫動的患者,中風的危險更增加5倍,且症狀相對嚴重,要選擇適當的藥物來控制。而如果有心臟病,又同時有高血壓、糖尿病、年紀大於75歲,就是中風的超級高風險,必須要盡早治療,利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
三、生活習慣改變
戒菸、節酒、健康吃、規律動、控制體重(BMI)、好睡眠,不僅能遠離腦中風的威脅,也是杜絕其他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健康長壽的良方。
- 抽菸:抽菸會加速動脈硬化,增加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機率,導致腦中風,而其危險性亦與抽菸的數量相關,戒菸就可以明顯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 酗酒過量:飲酒過量容易使血壓增高,容易造成中風或心臟病。
- 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腦梗塞相關。
- 肥胖、過重、吸毒或濫用特定藥物:都可能與腦出血或腦梗塞皆有相關。
四、日常生活保健
- 飲食:多喝水;控制熱量攝取,選擇飽和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盡量吃的清淡、少油膩,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等烹調方式。
- 運動:每週達到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或是75分鐘的費力活動,以達到基本健康效果。
- 血壓:血壓高於140/90mmHg 者,每星期至少量一次血壓。
- 體重:控制體重於正常BMI值內(18.5 ≦ BMI<24)
- 保暖:年長者要特別注意保暖,低溫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小中風是大警訊!勿信偏方、迅速就醫免遺憾
腦中風好發的高危險季節,是在季節交替之際,不過夏天也不可輕忽腦中風危機,如果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溫差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國健署也提醒民眾,如果有腦中風症狀就要盡快看醫生,切勿輕信網路流傳的中風放血、吃香蕉皮治療高血壓等偏方;若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也不要因為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迅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參考資料:
※本內容由《廣和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非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