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陪伴照顧者的小秘訣:如何減輕壓力,重拾幸福?

照顧者是一群非常辛苦的人,他們需要照顧特別有需求的家人日常生活,並包含照顧狀況等。這個角色可能是家庭成員、朋友或專業照顧者,而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和負擔是較為沉重的。

日期2024/06/11
點閱數869
遠離失智的三個實用技巧

如同肌肉需要運動,大腦也需要透過持續地刺激來活化腦部功能。但你知道嗎?我們的聽覺能力其實在維持大腦活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篇文章將說明大腦保持活化的重要性,並提供維持大腦健康的三個技巧。

日期2024/05/22
點閱數1688
了解失智症與照護失智症患者5大要點

失智並非人類衰老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隨著我國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和照護失智者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日期2024/05/14
點閱數1651
【懶人包】健康服務攻略

健康守護圈服務懶人包,讓您快速了解不同時刻適合的健康照護方案

日期2024/04/01
點閱數23752
失智在家:打造友善居住環境,這些都要列入考慮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1530
認識老年頭暈與眩暈

「今天怎麼頭茫茫的」頭暈絕對是年長者最常抱怨的症狀,主因是老化造成身體維持平衡的耳朵前庭系統退化,身體本體感覺與視力退化,如果再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都會使得暈眩的症狀更易發生。 雖然年長者只會抱怨頭暈,但有可能包含一般頭暈、眩暈與暈厥這三種狀況。造成的原因不大相同,因此正確認識很重要。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1074
血壓標準知多少,高血壓與低血壓會有甚麼症狀呢?

血壓是人體維持血液灌流到組織的重要指標,但是到底甚麼是血壓?他的標準值到底是多少,一般常聽到的高血壓跟低血壓又是怎麼回事,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認識吧!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6525
腦中風後肌肉痙攣不可忽視,適當的復健治療以及肉毒桿菌素可以改善情況!

急性腦中風常年佔據台灣十大死因之一,也是造成肢體殘障的重要原因。根據台灣腦中風登錄的統計,缺血性中風病人在1個月後仍然有超過六成的人需依賴他人照顧。 其中肢體肌肉痙攣是急性腦中風後常見的合併症,臨床上稱為腦中風後痙攣,不僅會造成照顧的困難,也會影響神經功能的恢復,因此如何及早介入治療就很重要。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1996
手抖就是帕金森氏症嗎?帶你輕鬆辨認顫抖原因

手抖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很多人發現自己手抖以後,都會很擔心自己是否是罹患了帕金森氏症,然而發生手抖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疾病等因素造成。要了解手抖的原因,我們可先從顫抖(Tremor)的型態開始。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5149
如何預防失智症?

依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估算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由於病程時間較長,初期時行動能力自如但認知混亂,到末期卻又失去行動能力,多樣性的症狀變化,使得失智症照顧十分有難度,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以及認識失智前兆就非常重要!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2106
認識褥瘡系列:褥瘡的成因

褥瘡(或稱壓瘡)是照顧臥床長輩最頭疼的問題之一。褥瘡(壓瘡)的主要原因是壓力,因此好發的位置就在足跟、臀部或尾椎等地方。褥瘡惡化速度非常快,因此在照顧長輩時就要特別留心,大部分褥瘡都可以透過治療改善,但有時候褥瘡會因為其他因素導致進一步惡化而難以癒合。

日期2023/10/31
點閱數1348
人生下半場的財務規劃,你準備好了嗎?

根據行政院內政部2022年公布資料,台灣人平均結婚年齡,男性為34.4歲,女性為32.3歲;與過去年代不同,現代人大多晚婚,也較晚生小孩,也因此更需要好好為自己做好養老財務的規劃。

日期2023/10/31
點閱數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