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認識失語症:症狀、類型與照顧上的小細節

失語症(aphasia)其實不是一種疾病,它通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所導致病人的語言功能缺損。人的大腦在回應語言的時候,語言神經傳導流程中任何一個發生問題,都會造成病人語言能力的障礙。 其中,特別注意到,就是語言的理解區域、傳遞跟溝通區域都是在左側大腦,因此當左側大腦受傷或中風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引起失語症。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494
麻油雞、薑母鴨,冬天吃進補美食,小心肥胖與痛風!

立冬是24節氣中第19個節氣。古人工作一整年後,就要進補足夠的營養,儲存熱量來恢復元氣、抵禦冬天的寒冷。台灣人超愛進補,許多餐廳也打著能暖胃、驅寒、補身體的口號推出進補美食,但要小心補品暗藏的高鹽、高油、高酒精的危機,更要細算補品熱量,補過頭反而造成健康危害!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282
手抖就是帕金森氏症嗎?帶你輕鬆辨認顫抖原因

手抖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很多人發現自己手抖以後,都會很擔心自己是否是罹患了帕金森氏症,然而發生手抖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疾病等因素造成。要了解手抖的原因,我們可先從顫抖(Tremor)的型態開始。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727
長輩老喊膝蓋痛?帶你認識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造成許多長輩行動不便、活動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研究統計70 歲以上老人更有半數以上罹患指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長輩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比男性還來的高。 退化性關節炎的最主要症狀就是痛,導致長輩行走意願降低,當長輩活動量降低,身體機能會逐漸退化,因此不可以輕忽它的嚴重性。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564
如何預防失智症?

依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估算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由於病程時間較長,初期時行動能力自如但認知混亂,到末期卻又失去行動能力,多樣性的症狀變化,使得失智症照顧十分有難度,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以及認識失智前兆就非常重要!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370
認識褥瘡系列:褥瘡的成因

褥瘡(或稱壓瘡)是照顧臥床長輩最頭疼的問題之一。褥瘡(壓瘡)的主要原因是壓力,因此好發的位置就在足跟、臀部或尾椎等地方。褥瘡惡化速度非常快,因此在照顧長輩時就要特別留心,大部分褥瘡都可以透過治療改善,但有時候褥瘡會因為其他因素導致進一步惡化而難以癒合。

日期2023/10/31
點閱數330
台灣人平均壽命跌破80歲!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 如何追求「健康餘命」?

根據台灣內政部公布「111年簡易生命表」顯示,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又稱零歲平均餘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因死亡人數以及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緣故,平均壽命較110年減少1.02歲,但仍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內政部指出,平均壽命減少原因來自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

日期2023/10/17
點閱數1450
認識卵巢多囊症:原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卵巢多囊症是一種影響女性生殖系統的常見疾病,可能會影響女性的月經和生育能力。以下是卵巢多囊症的原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日期2023/10/11
點閱數349
住院照顧小撇步:如何讓家人的住院經驗更舒適

住院有時候會成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而陪伴住院病人更是家人的一種責任與義務。對於家人來說,照顧住院病人不僅需要醫療知識,還需要關愛、耐心和細心。在照顧住院病人的過程中,有些小撇步可以讓家人的住院經驗更加舒適。以下是住院照顧的注意事項。

日期2023/10/03
點閱數837
家庭照護紀錄簿:更好的溝通與合作方式

照護工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不斷調整和協調。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好的照護溝通與合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照護紀錄簿就是一個可以幫助家庭照護者更好地溝通與合作的工具。

日期2023/09/26
點閱數398
「失智症」家人不能理解的事 - 如何與親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失智症會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然而,失智症也是一種很少被理解和接受的疾病,往往會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不和諧。

日期2023/09/19
點閱數880
為什麼大家搶著要申請「巴氏量表」?

「巴氏量表」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評估工具,不僅可以幫助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的狀況,還可以幫助家庭選擇適合的移工看護,以及向政府申請相關補助。同時,透過這個評估工具,我們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自主生活能力,讓自己更好地掌握生活的主動權。

日期2023/08/29
點閱數2449
1 2 3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