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部分的癌症雖已不是「絕症」,早期發現可以有良好的存活率,但仍屬於難以完全治療、有可能復發的「難症」。
雖然Omicron變異株相對輕症比例較高,且台灣本土Omicron疫情似有趨緩跡象,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每個人體質、年齡不同,染疫後的健康風險也不盡相同,還是要確實做好防疫工作才是。
暈眩、耳鳴是每個人幾乎都會遇到的症狀,往往不容易找出病因,即使暫時沒什麼大礙,但就像心理面有一根刺,讓人隱隱的不安..
目前,新冠疫情似乎出現緩和趨勢,但長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卻隨著受感染人數而增多。 香港疫情的爆發時間比台灣早,應對長新冠症狀,尤其在老年人長新冠照護的經驗上也較台灣豐富,值得我們參考。
時下生活型態已和過去不同,許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沒時間運動、應酬等原因,讓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肥胖人口也比過去成長,讓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猝死也時有所聞。
你有量血壓的習慣嗎?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82%,盛行率還會隨年齡上升,並且國人十大死因之中,第2名、第4名、第8名都和高血壓有關。 而且,最好不要認為自己目前「低空飛過」就沒事,台灣高血壓學會正研擬新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將原本收縮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mmHg)視為高血壓,改為超過130/80就被認定為高血壓。
國內本土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在這非常時期中哪怕只有一點小咳嗽,也總是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傳染新冠病毒了? 而除了真正確診新冠病毒的患者以外,快篩、PCR都陰性的族群雖然鬆了一口氣,但同時也不免更加納悶了,咳嗽問題若不是新冠病毒造成的,那會是什麼問題呢?
好萊塢動作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近期傳出罹患失語症(aphasia)息影專心休養,讓全球影迷都相當不捨,紛紛祝福他早日康復,也喚起眾人對失語症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