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不僅有助於增強體能,還能提升毅力和心理韌性,可以為跑者帶來成就感。然而,長時間的跑步訓練可能引發運動傷害,如小腿緊繃、膝蓋痛等。為了避免這些傷害,跑者需重視熱身、拉伸及恢復,特別是對小腿、大腿、臀部及核心的拉伸訓練。看看專家示範教你如何拉伸小腿,避免運動傷害。
游泳是一項全身性運動,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預防中風,但肩膀傷害是常見問題,因此熱身時需特別注意旋轉袖肌群的活動,確保每個角度都得到充分伸展,特別是核心和上背肌群的強化,有助於保持身體穩定,減少肩膀壓力。一起來看專家教你熱身及收操,讓你在運動時,避免運動傷害。
跆拳道作為接觸型運動,運動傷害如撞傷、扭傷、脫臼等較為常見。預防傷害的關鍵在於增強肌力,因為肌力不足容易導致受傷。熱身前應確保關節活動範圍充分,收操時則需要進行肌肉伸展,幫助恢復彈性。讓專家教你如何進行熱身,保護自己避免運動傷害。
你有好好照顧自己嗎?是否能按時吃飯、擁有充足睡眠、或是抽出時間運動呢? 隨著新的一年鐘聲即將響起,不妨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訂立一份健康計劃。從飲食、睡眠、運動、生活習慣到心靈照顧,全面提升生活品質。這不僅是邁向更好自己的第一步,更是給未來健康的一份無價承諾。
臺灣預估在2025年底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0.8%。隨著生活步伐改變,如何調適壓力、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成為越來越多人共同面臨的課題。但改變也能帶來新的機會,藉由持續探索生活中新鮮事,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樂齡人生。
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以及壓力的改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齡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心血管疾病通常來得迅速,一旦發生容易危及生命。因此,體況出現任何大小徵兆時都別輕忽,應該要積極就醫。 心血管疾病常見徵兆、治療心血管疾病常見的治療方式以及整體需要多少費用?聽聽專家怎麼說。
談到心血管疾病,許多人第一直覺可能是好發於男性,然而心血管疾病也是女性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之一;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疾病將會大幅提升。
在現代醫療中,基因檢測常見的應用可分為疾病風險評估、產前遺傳檢測及精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不僅能及早發現健康上的風險並進行預防,也有助於醫生為病人量身打造適合的醫療計劃,以提升治療效果。
糖尿病一直位列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約有11.1%,約有218萬人罹患糖尿病,比例高於日韓。糖尿病連帶的隱憂包含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
台灣人普遍喜愛甜食和手搖飲,這些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特別是手搖飲,如珍珠奶茶裡面的高糖、高熱量的特性對於體重管理和健康風險都有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