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存活率不足1成,6種檢查方法及早發現把握治療黃金期

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的惡名,讓許多人聞之色變,無論是影視圈名人、知名政治人物還是世界著名企業家,都曾傳出因胰臟癌而英年早逝。

日期2022/11/01
點閱數3110
日本醫學系教授建議40歲以後一定要做的5大健檢項目,「眼底檢查」上榜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各項功能會不斷衰退,如果再不好好善待自己,健康的晚年就會越來越遙不可及。而定時做健康檢查,就是幫助我們察覺健康危機的重要警鐘,能讓我們及早聽見身體的呼救聲、更早開始改善健康。

日期2022/10/06
點閱數2806
糖尿病也是新冠病毒後遺症之一,每天這樣簡單運動30分鐘可望改善長新冠

台灣本土疫情仍未停歇,雖然比起高峰期,每日的確診數有所減少,但患者總數仍在持續增加,染疫的人也越來越多,新冠病毒後遺症,也就是「長新冠」的症狀成了每位痊癒者,甚至尚未染疫者都要多加留意的問題。 雖然面對新冠後遺症問題,目前全世界都還欠缺大型、長期的研究,因此有效的治療方式仍不能確定,讓許多人難以放下心中的擔憂。

日期2022/06/28
點閱數5682
秋葵水、苦瓜水可以降血糖?-〔與糖尿病相關的營養迷思〕

糖尿病人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飲食也可以輔助控制病情、降低併發症風險。因此許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常常會問:這個東西可不可以吃?可以吃多少?於是網路上有「喝秋葵水、苦瓜水可以降血糖」的說法,到底真相如何?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3547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就從日走一千步開始!

糖尿病最可怕的莫過後續可能產生的眼部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等諸多併發症,若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最終可能得面臨洗腎、截肢、失明的命運,為了避免不幸的未來,及早預防才是上策。 而針對糖尿病的預防,美國加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運動防糖尿病不一定要讓自己累到不行,每天只要走數千步就可能降低罹病機率,比起過去研究推薦的10,000步輕鬆不少,對高齡者來說可謂一大福音。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1974
「海帶芽」穩血糖能防糖尿病,富含碘、鈣、鎂、磷,又能預防便秘!

無論是日式料理,還是台灣的菜餚、湯品之中,都能看到海帶芽這種深綠色、外型並不是十分亮眼的小菜。然而當我們在初嘗之後,藻類獨有的鮮美以及獨特的口感,往往能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11185
研究發現「呷菜」不只能預防糖尿病和中風,還能防失智!

你有吃青菜嗎?哪怕平常很少關注健康養生話題,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聽過多吃菜對健康有幫助,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整腸解便緩血糖以外,蔬菜富含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營養,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夥伴。

日期2022/06/22
點閱數2574
52歲醫師罹糖尿病體重暴增,限醣飲食法半年瘦下10kg

減肥可以說是一輩子的課題,即使年輕時身材苗條,也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肌肉的流失,基礎代謝不斷下降,使我們即使生活、飲食習慣未有太大改變,體型卻仍可能逐漸豐腴。

日期2022/06/21
點閱數2254
你是那「十分之一」嗎?這些食物,助你控糖達標

甫逝世的前總統李登輝生前被醫師讚為「最聽話的病人」,與糖尿病相處逾30年的他,曾不藏私地公開穩定控糖的方法:天天量血糖、遵從醫囑用藥、規律運動及控制飲食。

日期2022/06/16
點閱數3275
「鮪魚肚」恐提高中風機率,減少內臟脂肪這樣做

脂肪堆積會造成肥胖,而其中又以內臟脂肪的堆積更為危險,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甚至有引發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如果您的肥胖屬於腹部凸出的「蘋果型」身材,可能有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尤其隨著年紀增加代謝下降,又會讓健康風險大增,建議立刻積極改善生活習慣來改善健康。

日期2022/06/15
點閱數2818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