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部分的癌症雖已不是「絕症」,早期發現可以有良好的存活率,但仍屬於難以完全治療、有可能復發的「難症」。
你也覺得「不抽菸就不會得肺癌」嗎?事實是,大多數罹患肺癌的患者,都是沒有抽菸習慣的。 根據衛福部最新的「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肺癌已經「蟬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長達11年!雖然國際研究中「抽菸」是肺癌主因之一,但在台灣多數肺癌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台灣女性肺癌患者也只有5.9%會抽菸。為什麼不抽菸也會罹患肺癌呢?基因、肺癌家族史、二手菸、空氣污染、炒菜油煙都是關鍵影響因素。
雖然Omicron變異株相對輕症比例較高,且台灣本土Omicron疫情似有趨緩跡象,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每個人體質、年齡不同,染疫後的健康風險也不盡相同,還是要確實做好防疫工作才是。
8月是父親的月份,比起送禮、吃大餐慶祝,不妨更關心爸爸的健康,因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台灣男性的三高問題越來越年輕化了! 根據衛福部資料,40-64歲台灣男性,高血脂盛行率達37.82%將近4成之多、高血壓盛行率34.11%超過3成,65歲之後更高達65.32%,比例之高,不可小覷!
癌症已連續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就性別觀察癌症死亡率,男性則遠高於女性,一起來看看2022年6月衛福部公布的最新數據
目前,新冠疫情似乎出現緩和趨勢,但長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卻隨著受感染人數而增多。 香港疫情的爆發時間比台灣早,應對長新冠症狀,尤其在老年人長新冠照護的經驗上也較台灣豐富,值得我們參考。
時下生活型態已和過去不同,許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沒時間運動、應酬等原因,讓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肥胖人口也比過去成長,讓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猝死也時有所聞。
你有量血壓的習慣嗎?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82%,盛行率還會隨年齡上升,並且國人十大死因之中,第2名、第4名、第8名都和高血壓有關。 而且,最好不要認為自己目前「低空飛過」就沒事,台灣高血壓學會正研擬新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將原本收縮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mmHg)視為高血壓,改為超過130/80就被認定為高血壓。
台灣Omicron疫情大約是從2022年4月左右開始爆發,但鄰國日本大約在2022年年初就開始出現大量確診,也因此累積了比台灣更多的資料。 日本國內許多不同的機構也針對不同的地域、族群得到新冠後遺症後的種種問題及症狀進行了統計、分析,資料至今仍持續新增中。透過這些資料能幫助我們了解後遺症各症狀比率,甚至還可以作為參考依據,幫助我們大致了解後遺症大約會持續多久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