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提升及推廣本公司產品及服務等目的,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或其他數位代碼方式記錄、存取及分析您的瀏覽使用資訊。當您繼續瀏覽(使用)本網站或關閉本視窗,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關於Cookies使用、停用及更多資訊請參閱隱私權保護聲明。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多年前已表示:「憂鬱症已是全球第2大疾病,僅次於癌症。」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的不快樂因子也因而增加,WHO於2022年3月發佈的科學簡報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焦慮和憂鬱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之多!
根據衛福部公布資料,民國109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相較於健康平均餘命73.3歲,不健康餘命竟長達8年! 什麼是「不健康餘命」?白話的說,就是不健康的生存年數(平均壽命扣除健康平均餘命),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等狀態。「不健康餘命」年期越長,除了本人辛苦、家人照顧疲憊,社會也得付出更大的醫療和照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