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不像感冒會在短時間內就出現明顯症狀,而是許多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累積的結果。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成年人(20-64歲)約有四成以上罹患代謝症候群,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6倍。許多人在不知不覺正逐漸走向成為慢性病的高風險群。
運動是防癌抗老化的第一防線,然而久坐缺乏活動、不健康飲食、肥胖都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因素,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前五名。現在帶你了解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藉由輕鬆運動的方式,降低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讓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每天動一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睡眠與作息,讓心情保持愉快;定期健康檢查以掌握身體狀況,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擁有更健康、活力的人生。
高血壓是許多心血管疾病與慢性病的潛在危險因子,許多人常認為高血壓只會出現在年長者身上,但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表示,有許多年輕族群罹患高血壓而不自知。想要遠離高血壓,得舒飲食會是很好的幫手,跟著本文的腳步一起瞭解得舒飲食的5大原則,吃的健康遠離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血管內壓力過高,通常無明顯症狀,僅少數人會感到頭暈、肩膀緊繃、噁心或耳鳴等,且高血壓若長期未控制,容易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等併發症,因此定期量測血壓至關重要。國民健康署也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年測量一次血壓,並遵循722原則,快來跟著醫生了解高血壓的大小知識吧!
談到心血管疾病,許多人第一直覺可能是好發於男性,然而心血管疾病也是女性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之一;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疾病將會大幅提升。
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每年奪走約1,800萬人的生命。在台灣衛生福利部111年的統計結果指出,心臟疾病每年造成2.3萬人死亡,平均每22分鐘就有一個家庭失去親人。然而與癌症不同,心血管疾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較容易被忽視,民眾更不應輕視這一重大健康威脅。
秋冬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當氣溫驟降時會刺激血管收縮,導致血壓突然升高,若是三高病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更會因此增加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機會。
無論是雞湯或雞精,是不是真的適合每種病人?如果沒病的人要養身,到底是雞湯好,還是雞精好?而吃雞肉和喝雞湯,效果又有何不同呢?
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2、4、8名,分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這些都和高血壓直接相關。而血壓若是能獲得良好的控制,除了有助於預防併發症發生,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