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友善
失智在家:打造友善居住環境,這些都要列入考慮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3714
理解相伴
「失智症」家人不能理解的事 - 如何與親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失智症會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然而,失智症也是一種很少被理解和接受的疾病,往往會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不和諧。

日期2023/09/19
點閱數2279
活力無憂
熟齡健康5大健康關鍵,遠離失智、預防臥床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性病纏身,甚至臥床不起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再只關心「活到幾歲」,而是逐漸開始重視擁有健康的老後,也就是有為了更長的「健康餘命」作出努力。

日期2023/03/08
點閱數3152
活到100歲如何規劃退休?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兩心法

不讓退休金被重症與失智症侵蝕。南山人壽10月15日正式公布「2025年永續健康白皮書」,當中揭露長照支出每月約需3.3萬元,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更在發布記者會上揭露自己的退休準備心法,顯示面對長壽風險、百歲人生,他早已「有備而來」。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89
迎接百歲人生,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提四大承諾

百歲人生不再是奇蹟。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國人平均餘命達80.77歲,約以每十年增加2歲的速度成長,到2025年到8月底全台百歲人瑞人數高達5,749人,再創歷史新高,以此速度推估50年後出生的新生兒,平均餘命可活到100歲,屆時百歲人瑞的人數將數以萬計。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82
2041年失智症人口恐逾68萬人,留意8大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失智風險

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數的20%,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到2040年會進一步拉高到31%,屆時65歲以上人口數將有671萬人。

日期2025/11/01
點閱數77
身體不會說謊!養成七個習慣,每天活得更健康!

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讓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每天動一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睡眠與作息,讓心情保持愉快;定期健康檢查以掌握身體狀況,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擁有更健康、活力的人生。

日期2025/03/26
點閱數3494
銀髮族登山健走,可以準備哪些飲料和點心呢?

根據107年運動現況調查,65歲以上的運動人口已經來到了85%以上,調查中發現,登山健行是長輩最常做的戶外運動,不過,一次健走可能會有2-3個小時的時間,在這健行過程中,如果肚子餓了、渴了該怎麼辦呢?營養師與您分享健走可以準備的飲料與點心,讓長輩們能走更長的路!

日期2025/02/06
點閱數995
知名藝人染流感併發肺炎死亡,引發民眾對流感重症致死關注,流感重症症狀有哪些?哪些人是危險群?

流感一般症狀可能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與疲倦,部分病例伴有腹瀉、嘔吐症狀,多數人通常約可在 1-2 週內康復。但若併發肺炎可能轉為重症。

日期2025/02/04
點閱數1027
肌少症飲食對策,補足營養,搭配運動,遠離無力危「肌」

家中長輩是不是有走路無力,步伐不穩的問題呢?小心,這可能是肌少症找上門。 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全台灣約有20%的熟齡長輩罹患肌少症,不過,為什麼銀髮族比較容易發生肌少症呢?跟著本文的腳步,從肌少症治療到肌少症飲食開始瞭解,幫助熟齡長輩遠離危「肌」。

日期2025/01/21
點閱數2329
【名家專欄】退休後的逆齡秘訣,活出屬於你的樂齡人生

臺灣預估在2025年底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0.8%。隨著生活步伐改變,如何調適壓力、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成為越來越多人共同面臨的課題。但改變也能帶來新的機會,藉由持續探索生活中新鮮事,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樂齡人生。

日期2024/11/28
點閱數2968
前進長照3.0:從24小時照護到智能社區,全面升級迎接超高齡社會

台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台灣中壯年家庭正面臨長照壓力,除民國106年上路的長照2.0持續調整外,長照3.0也將預備啟動,希望透過四大願景減輕國人照護壓力,同時確保長者能享有健康、尊嚴的晚年生活。

日期2024/10/23
點閱數17348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