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會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然而,失智症也是一種很少被理解和接受的疾病,往往會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不和諧。
雖然知道要經常刷牙,但該刷幾次、刷多久呢?為什麼隨著年紀漸漸增長,刷牙頻率最好可以再提高,原因是什麼呢?有助口腔健康的飲食又會是什麼?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性病纏身,甚至臥床不起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再只關心「活到幾歲」,而是逐漸開始重視擁有健康的老後,也就是有為了更長的「健康餘命」作出努力。
服務業、營造業、製造業、運輸業以及批發相關產業,是許多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而這些產業在嚴重少子化、高齡化的日本,開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荒問題,近年甚至出現數百起「因為人手不足而破產」的案例。
每到年末,無論是受到美味菜餚的誘惑,還是親友熱情邀約不好拒絕,大魚大肉總是難免,而這些高油、高熱量的飲食,很容易就讓健康亮紅燈。
秋冬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特別是長輩及慢性病病人,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若擔心增加心臟及血管負荷,一定要加強保暖,運動前充足的暖身,更是基本的保護行為。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管控自律神經,但自律神經一樣是透過大腦來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複雜,包括沒有辦法專心,身體出現疼痛、麻等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多年前已表示:「憂鬱症已是全球第2大疾病,僅次於癌症。」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的不快樂因子也因而增加,WHO於2022年3月發佈的科學簡報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焦慮和憂鬱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之多!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各項功能會不斷衰退,如果再不好好善待自己,健康的晚年就會越來越遙不可及。而定時做健康檢查,就是幫助我們察覺健康危機的重要警鐘,能讓我們及早聽見身體的呼救聲、更早開始改善健康。
農曆9月9日是重陽節,因為「九九」有「長長久久」的意思,代表著長壽之意,是一個以年老長者為主的節日。傳統活動有登高、賞菊、共飲菊花酒、吃蟹、插茱萸,這些習俗都跟延壽寓意有關,登高令人心曠神怡、體魄強健,賞菊與喝菊花酒是取菊花有保健益壽之意,插茱萸則有辟邪求取吉祥的象徵。時至今日,重陽節仍是備受重視的節日,常見各種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可在這天陪長輩到戶外登山踏青、旅遊,也有人會為長輩準備一碗豬腳麵線,象徵長命百歲、健康長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