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標準知多少,高血壓與低血壓會有甚麼症狀呢?

血壓是人體維持血液灌流到組織的重要指標,但是到底甚麼是血壓?他的標準值到底是多少,一般常聽到的高血壓跟低血壓又是怎麼回事,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認識吧!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2531
失智在家:打造友善居住環境,這些都要列入考慮

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患者居住在家,65歲以上長者更占大多數,失智者由於大腦病變導致認知功能退化。其中一種退化是「空間認知」,讓他們很難去分辨周遭的環境。適當的環境改造能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減輕照顧者負擔。 環境改造時,要注意4大重點:無障礙、有刺激、好辨識、好安全,讓失智長輩在家也能安全放心。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856
認識老年頭暈與眩暈

「今天怎麼頭茫茫的」頭暈絕對是年長者最常抱怨的症狀,主因是老化造成身體維持平衡的耳朵前庭系統退化,身體本體感覺與視力退化,如果再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都會使得暈眩的症狀更易發生。 雖然年長者只會抱怨頭暈,但有可能包含一般頭暈、眩暈與暈厥這三種狀況。造成的原因不大相同,因此正確認識很重要。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617
台灣人平均壽命跌破80歲!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 如何追求「健康餘命」?

根據台灣內政部公布「111年簡易生命表」顯示,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又稱零歲平均餘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因死亡人數以及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緣故,平均壽命較110年減少1.02歲,但仍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內政部指出,平均壽命減少原因來自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

日期2023/10/17
點閱數3049
失智症十大警訊怎麼判斷?活化腦年齡從現在開始練習

據衛生福利部調查統計,台灣目前的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隨著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認識失智症、瞭解如何預防與照護,都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 具神經內科、失智照顧、高齡醫學等專業的陳乃菁醫師,分享了如何從生活細節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失智,以及如何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活化腦年齡。

日期2023/10/05
點閱數6792
「失智症」家人不能理解的事 - 如何與親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失智症會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然而,失智症也是一種很少被理解和接受的疾病,往往會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不和諧。

日期2023/09/19
點閱數1476
小朋友、長輩也能做!正確漱口方式可望減少染疫風險

日本一名齒學博士指出,除了勤洗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漱口」也可能有益於降低傳染病風險。同時他推薦了簡單的漱口方法,即使是小朋友也能做到,且透過漱口來讓口腔更加清潔,還有預防流感等其他疾病的效果,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日期2023/03/21
點閱數931
跟著這個頻率刷牙,預防全身慢性病報到

雖然知道要經常刷牙,但該刷幾次、刷多久呢?為什麼隨著年紀漸漸增長,刷牙頻率最好可以再提高,原因是什麼呢?有助口腔健康的飲食又會是什麼?

日期2023/03/21
點閱數2869
熟齡健康5大健康關鍵,遠離失智、預防臥床

現代人的習慣和以往不同,無論是高鹽高油的飲食,還是缺乏運動習慣。許多人都曾見過親朋好友,在年長時慢性病纏身,甚至臥床不起等。這些經驗讓我們不再只關心「活到幾歲」,而是逐漸開始重視擁有健康的老後,也就是有為了更長的「健康餘命」作出努力。

日期2023/03/08
點閱數1303
日企因人手不足而破產!員工健康管理成企業留人一大關鍵

服務業、營造業、製造業、運輸業以及批發相關產業,是許多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而這些產業在嚴重少子化、高齡化的日本,開始出現了嚴重的人才荒問題,近年甚至出現數百起「因為人手不足而破產」的案例。

日期2023/03/01
點閱數1102
過年高油高熱量,年後進行健檢,成人健檢項目怎麼挑?

每到年末,無論是受到美味菜餚的誘惑,還是親友熱情邀約不好拒絕,大魚大肉總是難免,而這些高油、高熱量的飲食,很容易就讓健康亮紅燈。

日期2023/01/19
點閱數3659
防溫差護好心,天冷運動這樣做

秋冬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特別是長輩及慢性病病人,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若擔心增加心臟及血管負荷,一定要加強保暖,運動前充足的暖身,更是基本的保護行為。

日期2022/12/19
點閱數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