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讓身體獲得所需的養分;每天動一動,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睡眠與作息,讓心情保持愉快;定期健康檢查以掌握身體狀況,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擁有更健康、活力的人生。
根據107年運動現況調查,65歲以上的運動人口已經來到了85%以上,調查中發現,登山健行是長輩最常做的戶外運動,不過,一次健走可能會有2-3個小時的時間,在這健行過程中,如果肚子餓了、渴了該怎麼辦呢?營養師與您分享健走可以準備的飲料與點心,讓長輩們能走更長的路!
流感一般症狀可能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與疲倦,部分病例伴有腹瀉、嘔吐症狀,多數人通常約可在 1-2 週內康復。但若併發肺炎可能轉為重症。
家中長輩是不是有走路無力,步伐不穩的問題呢?小心,這可能是肌少症找上門。 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全台灣約有20%的熟齡長輩罹患肌少症,不過,為什麼銀髮族比較容易發生肌少症呢?跟著本文的腳步,從肌少症治療到肌少症飲食開始瞭解,幫助熟齡長輩遠離危「肌」。
臺灣預估在2025年底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0.8%。隨著生活步伐改變,如何調適壓力、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成為越來越多人共同面臨的課題。但改變也能帶來新的機會,藉由持續探索生活中新鮮事,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樂齡人生。
台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台灣中壯年家庭正面臨長照壓力,除民國106年上路的長照2.0持續調整外,長照3.0也將預備啟動,希望透過四大願景減輕國人照護壓力,同時確保長者能享有健康、尊嚴的晚年生活。
長久坐在辦公室中,因長時間不正確的坐姿造成腰痛或屁股痛。近年來,歐美興起了一種名為「嬋柔運動」的運動風潮,這套全身的運動訓練系統結合了瑜伽、舞蹈、太極、體操等多種元素,有助於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力量和協調性。
失智並非人類衰老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隨著我國人口快速高齡化,失智症和照護失智者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卵巢是決定女性的生育能力最重要的器官,女性受孕率隨年齡下降的原因主要受卵巢功能減弱的影響,卵巢老化表現在兩個方面......
許多人都有聽過帶狀皰疹,或是它另一個名稱「皮蛇」!得過「皮蛇」的人都說很恐怖,疼痛難耐,甚至帶狀皰疹患處皮膚都好了,神經痛卻持續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