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飲食如何準備?掌握老年變化與必需營養,搞懂年長者飲食設計原則

日期2025/01/21
點閱數91

文章出處:桂冠營養研究室

家中長輩隨著年紀的增長,飲食習慣也會出現改變。有的人對菜餚的調味是越吃越鹹;有的則是挑食偏好特定食物;有的人更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許多人面對年長者飲食的問題,常常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改善。該如何讓長輩營養攝取均衡,從根本改善長輩營養問題。在國健署提供的老年期營養手冊中,其實有給予銀髮族每日飲食建議。今天跟著本文的腳步,從老化造成的影響開始瞭解,如何掌握年長者飲食設計原則,並推薦適合年長者的營養餐食品,讓老化也能吃的健康。


年長者營養問題從何來?先理解身體老化的影響

想要找到年長者營養問題的根源,就必須先從身體老化產生的影響開始瞭解。人從60~65歲開始就會漸漸步入老年期,身體機能也會開始退化。

年長者飲食習慣改變原因1:牙齒退化

到了老年期這個階段,許多人的牙齒會開始退化,不論是牙齒減少又或是佩戴假牙,都容易對食慾產生影響。一旦吃開始變得困難,就會讓許多年長者不想吃東西,進食意願降低,營養當然也會不足。

年長者飲食習慣改變原因2:唾液減少

許多年長者也會有唾液減少的問題,讓消化變得困難。味覺神經變得遲鈍也會讓食慾下降或是口味變重,導致攝取過量鹽分。

除了上述兩個常見的原因,老化也常常伴隨腸胃與消化不良的問題,各種原因互相影響都有可能使年長者食慾下降、營養攝取不均。


年長者飲食金字塔|2大營養來源不可缺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老年期營養參考手冊》中指出,骨質疏鬆與肌少症是台灣年長者容易出現的症狀。骨質疏鬆是指人在30歲過後骨量會逐漸流失,讓骨骼呈現中空,出現許多空隙的現象。肌少症則是指肌肉的質量與力量逐漸流失的症狀。針對這兩項症狀,鈣質與蛋白質的補充就顯得特別重要。

年長者飲食金字塔:鈣質

補充鈣質對於年長者的骨骼相當重要。平常可以多補充牛奶、起司、奶粉等乳製品,另外從豆類製品中也可以獲得不錯的補充。

年長者飲食金字塔:蛋白質
增強肌肉力量最直接的就是蛋白質,年長者常常因為擔心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因此對於肉類都敬而遠之,但這樣正是造成肌少症的原因。建議年長者可以加強蛋白質的攝取,例如早上可以吃雞肉或里肌豬排蛋吐司,配上一杯牛奶,其實就可以達到良好的蛋白質攝取。


年長者飲食須注重蛋白質|有助肌肉生長修復

如同上文提到,年長者需要注意肌少症的症狀,避免肌肉流失。這是因為年長者的生活型態隨著年紀與體力的關係,會轉以靜態為主,這樣的生活型態因為較少使用肌肉,就容易造成肌肉的質量流失。行政院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指出,蛋白質攝取量較高的年長者,他們的肌肉量流失速度相較攝取不足的年長者緩慢,對於衰弱症及肌少症發生風險較低。這是因為蛋白質對於肌肉的增長與修復有相當的作用,特別對於生活型態以靜態為主的年長者而言,蛋白質的補充對於肌肉有以下4大優勢:

  1.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構成的主要物質。
  2. 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來源之一。
  3. 蛋白質可用於幫助肌肉生長。
  4. 蛋白質可以幫助組織修復。
由此可知,蛋白質是人體組織最基本的構成物質,並且可以幫助肌肉生長,對於要防止肌肉質量流失的年長者來說,蛋白質更可以幫助組織修復。因此,蛋白質的補充對於年長者飲食,占有了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


年長者飲食衛教|改變烹調習慣,讓吃更健康
除了營養要補充的巧,烹調方式也要為年長者稍作調整。國健署的《老年期營養參考手冊》也建議大家在食物烹調上可以多採用清蒸、水煮、燉等方式,讓食物容易吞嚥,並且注意菜色的變化,以增加年長者的食慾。特別要注意的是,年長者必須維持一天三餐的進食,以免營養與能量不足。對此可以一次燉煮大量食物,如雞湯、牛肉湯、或是簡易菜、粥品等。分裝成多份標示日期,如此一來工作忙碌時,年長者也可以自己加熱食用,不必擔心外食或是營養不均的問題,但是需要注意存放期限,盡早食用為佳。


參考資料:


本內容由《桂冠營養研究室》授權使用,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為您推薦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相關服務

尋保障
相關保險商品推薦
問客服
洽詢電話客服中心 0800-02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