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後肌肉痙攣不可忽視,適當的復健治療以及肉毒桿菌素可以改善情況!

日期2023/11/01
點閱數897

撰文者:家天使編輯團隊


急性腦中風常年佔據台灣十大死因之一,也是造成肢體殘障的重要原因。跟據台灣腦中風登錄的統計,缺血性中風病人在1個月後仍然有超過六成的人需依賴他人照顧。其中肢體肌肉痙攣是急性腦中風後常見的合併症,臨床上稱為腦中風後痙攣(post-stroke spasticity,PSS),不僅會造成照顧的困難、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也會影響神經功能的恢復,因此如何及早介入治療就很重要。

什麼是腦中風後痙攣(PSS)?

腦中風除了會引發肢體無力,一部分的病人也會併發痙攣使肌肉容易呈現高張狀態,出現不自主的肌肉收縮以及不正常的肢體擺位,進而導致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軟組織僵化及疼痛等表現。

會產生痙攣的狀況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因為中風後,大腦對於周邊的肌肉控制力下降,原本可以抑制肌肉運動神經興奮的功能喪失,使得肌肉不自主的抽動或緊縮。第二種是因產生痙攣以後,肌肉退化,結締組織增生,軟組織纖維化,進而導致關節僵硬、變形,進一步加劇痙攣的情況。若是不進一步治療,不僅會增加照顧上負擔,也會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

腦中風後痙攣(PSS)盛行率與好發位置

根據統計,PSS在腦中風後1年的盛行率約25%至43%。最常發生於手肘(79%)、手腕(66%)、 腳踝(66%)及肩膀(58%)等關節。

在臨床上會使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來評估肌肉痙攣的狀況,若是MAS在3級以上,就代表痙攣嚴重度足以影響肢體動作功能或活動表現,被稱為失能性痙攣(disabling spasticity),根據統計上肢(18.9%)比起下肢(5.5%)更容易出現此種狀況。 


中風後攣縮治療

目前臨床上改善中風後攣縮的方法常見以下幾點:藥物、手術、復健等幾個面向

(1)常見的藥物治療

肉毒桿菌素注射(Botulinum Toxin-A):肉毒桿菌素是目前多個指引認同並且強烈建議的使用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改善被動功能(像增加關節活動度和減少阻力)、降低攣縮帶來的疼痛、於下肢部分可以增加步態速度,但並無法增加肢體與手部的主動運動能力。

施打肉毒桿菌素的時間,目前沒有統一明確建議。一般來說以中風後6個月為切點,分為早期注射(6個月內),以 及晚期注射(滿6個月後) 。晚期注射根據目前研究都效果顯著;早期注射目前雖然目前研究證據不夠明確,不過若在中風後3到6個月內施打,已有明確療效。

口服抗痙攣藥:雖然能有效舒緩張力造成的不適,然而疲倦、嗜睡、肌肉更加無力等副作用,反而會引響後續復健的情況,因此通常是採小劑量的方式來使用,並且洗腎的病人若要使用,需特別注意。

(2)手術治療

當痙攣已影響生理結構的問題,像:攣縮後肌肉或肌腱縮短、關節變形,才會進行像是肌腱轉移術、阿基里斯腱增長術等等的手術治療。根據過往研究發現,以外科手術處理之後,因肢體痙攣失能的患者可以改善移動能力、較能穿正常的鞋子、以及減少輔具的穿戴需求。

(3)復健治療

常見的復健治療包括拉筋運動、擺位與固定、儀器治療等等。若痙攣評估MAS ≥ 2或合併疼痛情形,醫生一般會先採取口服藥物或局部注射治療,幫助緩解症狀以後的,再針對攣縮的關節與肌肉進行相關的復健治療。但若痙攣症狀不顯著(MAS < 2)且未合併疼痛情形,也可以直接進行復健。

貼心小提醒

雖然痙攣並不是造成病人活動受限的主要因素,但積極的治療痙攣可以減少後續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可以增強病人的日常活動能力,也可以讓中風照護者在照顧時的便利性增加,對於病人與照顧者都有積極的影響!


※本內容由《廣和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為您推薦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相關服務

尋保障
相關保險商品推薦
問客服
洽詢電話客服中心 0800-02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