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分類
樂齡旅遊攻略大公開

你有發現家中長輩,想到出門就懶洋洋,提不起勁嗎?要活就要動!為了推動活躍老化,政府近年來引領各地方政府實行「高齡友善城市計畫」,並積極推動各項樂齡旅遊,推出適合長輩的慢活、慢遊優質行程,以「走得慢、吃得好、看得夠」的方式,讓長者出門變得更方便,參與活動、認識新朋友,身心更快樂!

日期2023/07/01
點閱數1797
關節退化不要慌!骨科暨微創中心釋高上主任開箱最新國際醫療趨勢!

經過疫情的洗禮,越來越多朋友們都轉攻戶外運動,爬山、露營、自行車樣樣來,人們能輕鬆自在的運動,歸功於體內各個靈活的關節。 而老化或是運動,都會造成關節和軟骨的磨損和傷害,無法好好陪伴我們一生。 新光醫院骨科暨微創中心-釋高上主任,為您解析,為什麼關節退化開始年輕化,以及究竟該如何去做保養跟改善!

日期2023/06/01
點閱數735
關節新膝望》呂紹睿:預防發生與早期診斷,3+3智慧護膝,好「膝」力

是否有過關節不適,覺得卡卡的、脹脹的經驗!千萬別忽略身體給你的警訊!「預防發生」與「早期診斷」很重要!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最容易受傷的關節 ,如何保養我們的膝關節,不隨年齡走下坡?來聽聽「大林慈濟醫院」-骨科名醫-「呂紹睿」醫師,以累積多年的臨床分享,帶您破解迷思!

日期2023/06/01
點閱數1431
整外名醫陳俊嘉主任~傷口照護新選擇

騎車不小心碰破一塊皮,修剪花草、長輩下田被外物割傷,傷口照護學問多,除了傳統治療之外,其實你還有新的醫療選擇! 從傷口癒合、退化性關節炎到美體整形,細胞治療最近變成超熱門話題,快來看【整外名醫】中山附醫,尊榮醫療中心-陳俊嘉 主任, 開箱脂肪幹細胞,帶你徹底秒懂細胞治療怎麼用!

日期2023/06/01
點閱數862
防溫差護好心,天冷運動這樣做

秋冬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特別是長輩及慢性病病人,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若擔心增加心臟及血管負荷,一定要加強保暖,運動前充足的暖身,更是基本的保護行為。

日期2022/12/19
點閱數4255
是否常忘東忘西或記憶力變差呢?腦年齡測驗、腦部保養,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管控自律神經,但自律神經一樣是透過大腦來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複雜,包括沒有辦法專心,身體出現疼痛、麻等症狀。

日期2022/12/07
點閱數1497
冬季氣溫驟降,當心健康拉警報!

時序進入冬季,你是否也感受到寒意了呢?氣溫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特別是寒冷的低溫,若沒有做好保暖措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稍不注意健康就會亮紅燈!

日期2022/11/22
點閱數1507
做對3件事,逆轉年齡So Easy!

你今年幾歲呢?你的健康狀況,有符合實際年紀嗎?你的身體是未老先衰還是越發年輕? 身分證上的數字代表實際歲數,但真正反應生命活力和健康狀況的,是「生理年齡」!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都可能會讓生理年齡比實際歲數還要老喔!

日期2022/10/11
點閱數7891
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快來檢測憂鬱指數!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多年前已表示:「憂鬱症已是全球第2大疾病,僅次於癌症。」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的不快樂因子也因而增加,WHO於2022年3月發佈的科學簡報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焦慮和憂鬱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之多!

日期2022/10/07
點閱數1777
99重陽敬老,檢視銀髮族危機,快揪伴執行「健康久久」計畫!

農曆9月9日是重陽節,因為「九九」有「長長久久」的意思,代表著長壽之意,是一個以年老長者為主的節日。傳統活動有登高、賞菊、共飲菊花酒、吃蟹、插茱萸,這些習俗都跟延壽寓意有關,登高令人心曠神怡、體魄強健,賞菊與喝菊花酒是取菊花有保健益壽之意,插茱萸則有辟邪求取吉祥的象徵。時至今日,重陽節仍是備受重視的節日,常見各種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可在這天陪長輩到戶外登山踏青、旅遊,也有人會為長輩準備一碗豬腳麵線,象徵長命百歲、健康長壽的祝福。

日期2022/09/19
點閱數1931
【長壽≠健康】台灣人過世前病痛8年!想要健康終老,一定要超前部署

根據衛福部公布資料,民國109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相較於健康平均餘命73.3歲,不健康餘命竟長達8年! 什麼是「不健康餘命」?白話的說,就是不健康的生存年數(平均壽命扣除健康平均餘命),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等狀態。「不健康餘命」年期越長,除了本人辛苦、家人照顧疲憊,社會也得付出更大的醫療和照顧成本。

日期2022/09/13
點閱數8268
老年長新冠,呼吸功能損傷最麻煩!

目前,新冠疫情似乎出現緩和趨勢,但長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卻隨著受感染人數而增多。 香港疫情的爆發時間比台灣早,應對長新冠症狀,尤其在老年人長新冠照護的經驗上也較台灣豐富,值得我們參考。

日期2022/07/30
點閱數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