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造成高齡者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響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據研究,在70歲以後,年紀每增加5歲,發生骨折的機率會增加一倍。骨骼細胞需要性腺激素,才能維持日常的骨質流失及骨質生成的平衡。
根據台灣內政部公布「111年簡易生命表」顯示,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又稱零歲平均餘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因死亡人數以及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緣故,平均壽命較110年減少1.02歲,但仍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內政部指出,平均壽命減少原因來自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
隨著年紀增長,長者跌倒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調查,「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第2名,僅次於交通事故,若長者嚴重跌倒時會造成長期臥床,依照個人健康程度的不同,更嚴重時甚至會死亡。因此,如何預防長者跌倒,相當重要。
據衛生福利部調查統計,台灣目前的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隨著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認識失智症、瞭解如何預防與照護,都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 具神經內科、失智照顧、高齡醫學等專業的陳乃菁醫師,分享了如何從生活細節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失智,以及如何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活化腦年齡。
照護工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不斷調整和協調。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好的照護溝通與合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照護紀錄簿就是一個可以幫助家庭照護者更好地溝通與合作的工具。
失智症會影響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日常生活變得困難。然而,失智症也是一種很少被理解和接受的疾病,往往會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不和諧。
「巴氏量表」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評估工具,不僅可以幫助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的狀況,還可以幫助家庭選擇適合的移工看護,以及向政府申請相關補助。同時,透過這個評估工具,我們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自主生活能力,讓自己更好地掌握生活的主動權。
你有發現家中長輩,想到出門就懶洋洋,提不起勁嗎?要活就要動!為了推動活躍老化,政府近年來引領各地方政府實行「高齡友善城市計畫」,並積極推動各項樂齡旅遊,推出適合長輩的慢活、慢遊優質行程,以「走得慢、吃得好、看得夠」的方式,讓長者出門變得更方便,參與活動、認識新朋友,身心更快樂!
出門在外,你常被稱呼叔叔、阿姨,還是哥哥、姊姊?被別人稱讚外表比實際年齡輕時,真的會很開心,然而當總是被誤會比實際年齡大時,倒是可以想想是否有值得擔心的健康警訊?
騎車不小心碰破一塊皮,修剪花草、長輩下田被外物割傷,傷口照護學問多,除了傳統治療之外,其實你還有新的醫療選擇! 從傷口癒合、退化性關節炎到美體整形,細胞治療最近變成超熱門話題,快來看【整外名醫】中山附醫,尊榮醫療中心-陳俊嘉 主任, 開箱脂肪幹細胞,帶你徹底秒懂細胞治療怎麼用!